2013年 04月 04日

尼查在2009年2月的变天夺权事件中,因拒绝遵循霹州苏丹阿兹兰莎的谕令,辞职及率领民联州行政议员总辞,结果掀起轩然大波,成为巫统紧咬不放的“叛君”指控。
民联消息说,尽管尼查深受非马来人欢迎,但他之前因此事导致与霹州王室关系不睦,加上巫统指控他是“行动党傀儡”,已破坏他在马来选民心目中的形象。
此外,尼查去年也曾卷入另一个涉嫌挑战王室的风波,他因评论柔州苏丹以52万令吉竞标WWW1车牌而掀争议。
巫统的“叛君”和“傀儡”指控影响力不容忽视,就连尼查本身也一度承认,民联无法渗入马来乡区,化解巫统对他的这两大攻势,而导致马来人支持率下滑。
一名要求匿名的霹州伊党领袖在接受访问时说,党领袖这几年来通过基层工作与群众政治演讲,努力为尼查“漂白”,因此这些课题相信对伊党和尼查影响不大。
不过,他认为,尼查令伊党最头痛的地方,就是他担任大臣时我行我素,在敲定及宣布一些重要政策,及挑起一些课题攻击政敌时,与党领袖有欠协调。
尼查如此做法,导致其他党领袖受到对手或媒体的追问时,难以应对。
“他担任州务大臣的11个月期间表现优秀……不过他所作的一些重要政策和宣布,令党领袖不悦。”
他举例,尼查与行动党行政议员宣布,州内马来甘榜与华人新村村民获得永久地契一事,事先就没咨讯党的意见。
“这个土地政策并没列入行动党的竞选宣言,但却有纳入伊党的竞选宣言。他在宣布这种事情前,应该咨询党的意见。”
因此他认为,上述事件直接影响了尼查的出线机会。
尼查在受询时承认,本身当时在作出一些决定和宣布时,的确没有事先与党讨论,但他表示,本身是依循伊党精神领袖兼丹州大臣聂阿兹的方针。
“我有时必须尽快做决定,如果要将事情带回党内部讨论,就会耗费一些时间,但如果吉兰丹州政府也做了同样的事情,那我就直接进行了。”
尽管如此,由于尼查担任大臣的时光不到一年,因此党内也有另一股挺尼查声音,认为尼查如此做法纯粹是“经验不足”使然。
另一名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霹州伊党领袖为尼查缓颊称,并非所有党领袖都批评尼查的作风,而他在担任大臣的整体表现仍不错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